洁净实验室的整体布局设计洁净实验室的平面和空间设计,应将洁净实验区和人员净化、设备材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实验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型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效果。实验室内各种固定技术设施(如送风口、照明器、回风口、各种管线等)的布置,宜首先考虑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要求。
局部净化设备:包括风淋室、自净器、洁净工作台和电子灭菌装置等。风淋室是在洁净实验室入口处单独设置一个局部洁净室,当打开风淋室的门进入到风淋室后,经过中效和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气流,其速率会达到≥25m/s的高速,则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和设备表面附着的尘埃微粒会被吹落净化,是洁净实验室的必备设施。其他局部净化设备要根据不同的净化要求和实验室类型酌情选择。结论:建设洁净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等污染物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对象、实验过程的污染,按照国际惯例,实验室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所谓超净、净化、洁净等概念并非100%一尘不染,而是将空气中符合净化标准的尘埃颗粒含量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洁净实验室的另一个功能是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影响等因素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这一范围之中所有参数控制的精度,决定了洁净实验室的净化等级和标准。
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手术环境的要求不断增加,而近年来手术室净化凭借其高速、持续、的空气净化优势达到了不同手术化境的要求,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自2009年7月正式启用手术室净化以来,保证了手术室净化环境无菌状态,满足了各类手术需要。现将管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医院手术室净化运行的管理
1、正确使用层流间:在摆设过程中应尽量靠近层流天花网适当处,所有的操作步骤需尽可能靠近层流天花网对应处,防止回风口出现无菌包。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层流手术间,遇特殊手术进行特殊消毒。在手术操作时要按照三通道线路执行下去:医务人员出入口、患者出入口、污物出口是层流手术室设计的出入线路。
2、保持清洁效果:采用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应该持续使用24 h,培养空气细菌合格次数打2次后投入使用。手术前半小时将层流空调系统打开,接台手术需相隔15 min,保证空调系统持续运转。在手术前期要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湿式将有关器材的血迹灰尘清理干净。对于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周期为6个月/次,过滤器1~2年/1次。回风口1周/1次,这样才能保证使用器材的清洁效果。
3、设备保护:在手术前期通常要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一个非恒定值,并且保证空调24 h运行,或者按照自身的情况于手术前半小时将其打开。1周清洗初效过滤网1次,出风口1次,避免出现污染。中效、过滤网的更换需按照空气培养情况进行。
在实施手术室净化后要注意整体能源的消耗,运用优化途径来节约好能源的使用。加强层流手术间的管理,主要取决与手术全过程的护理质控。手术室净化只是一种手段,无菌程度才是各类手术连续运行的保障,加强手术室净化的管理强化无菌观念仍是手术室工作重中之重,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